5月初,我在市污水处理公司的实习之旅正式启程。这是我实现从财务人员到基层环保工作者的身份转变过程,跨行就业本身就意味着难度,其次是文科出身的我,对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专业污水处理知识知之甚少。但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更加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与求知欲。
实习初期,公司给每位新员工人手发放一本工艺手册,里面详细阐述了COD、BOD、NH3-N、TP、TN、SS等污水处理专业名词的概念,也展示了我公司各厂、各泵站的污水处理相关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通过花费数天时间,我潜心研读了工艺手册,初略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也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工作属性有了一个宏观概念上的了解。简单来说,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把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分离祛除,减少对自然水体的增量污染的过程。再者,污水处理行业作为我国环保朝阳产业,不仅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和开放”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同时也适应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这一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也激发了我在这里努力耕耘、播种青春、实现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实习中,我们这批新人被分配到两厂的中控值班室,跟着老员工们实地学习厂区各类运行设备的操作、各类仪器数据的监控,以及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生产细节。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工艺流程中各类设备的常规操作,也熟悉了青山湖、花湖厂的工艺规范流程要点和基本操作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实习一个多月后,我渐生疲乏和迷茫,担心今后的工作重复而又单调,但我猛地发现:值班室里的老员工们却在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中表现出了持久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不分昼夜,每天坚持两小时一次的厂区运行设备巡视检查工作,回到值班室后依然密切关注各项工艺指标数据的变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及时反馈处理,积极配合上级领导指示调整设备运行,确保水质达标排放。他们的工作态度让我认识到工作不仅需要热情、冲劲,更需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将简单的事情反复做、耐心做、坚持做。原来,越是平凡的岗位越是离不开不平凡的坚守。
实习已告一段落,但河西污水处理厂的后期建设、投产试运行及日后的正常运转,亟需我们尽快投身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才能。作为新人的我们,也许专业知识不算丰富,操作技能不够娴熟,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敢于探索,将“勤奋”与“用心”真正投诸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之中,所有难题总会得到解决,人生总会有所收获!
河西厂职工易超慧正在整理文件,为当天工作提前作好相关准备